title
homenewsshowallinfoscasister

賀本校教練研究所張育愷老師雙喜臨門---長女誕生、榮獲「中國青年救國團」之「青年獎章 (博學類)」

│發表單位: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發表日期:2011-04-19

年輕的張育愷老師剛迎接可愛的長女誕生,同時榮獲「中國青年救國團」之「青年獎章 (博學類」,「青年獎章」是中國青年救國團每年所舉辦的重要獎項遴選,其內容包含「忠孝、仁愛、孝友、強身、負責,以及博學等」十二類代表。本校教練研究所張育愷老師榮獲「青年獎章」之博學類殊榮,除於行政院接見吳敦義院長表表揚,並於3月29日青年節當天,於總統府代表100年度青年獎章、社會優秀青年及大專優秀青年代表向馬總統致詞。

張老師表示,此次獲獎是建立在學校與各位師長期在運動與體育領域的奮鬥而來,而非本身有任何特殊能力。不過獲獎仍十分開心,因為該獎項的獲選代表的是社會國家對於運動、體育領域的看重,更彰顯了運動與體育在社會中地位的提昇。

過去,運動或體育人錯誤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刻板印象一直深植社會,然而我們國體大成員都明瞭,要成為一個成功的運動員,靠著不僅是肢體動作的協調,更重要的是在訓練過程中所蘊含的責任、堅毅、勇氣、奮鬥、以及高超的策略等等能力與精神,方可得。事實上,近年來張老師自己所著重的「身體活動認知神經科學」研究都顯示,長期參與運動的參與者對於其大腦/認知/聰明皆有所正面效益。

而為什麼社會上仍有運動員好似不會讀書的誤解呢?這事實上還需要靠大家的努力與觀念的修正。曾經看到有許多教練或運動員認為運動員僅要將運動的本份做好即可,而不需要在學業/學問或其他領域上有所看重。然而,當代研究發現,運動就好像開車時所需要的汽油,透過運動,我們不但可以增加油箱的容量 (大腦神經新生),更可以增加油管與機械的有效連結 (大腦神經網絡的聯繫);不過,要使車發動並開動 (學習),車子才能程載著我們往人生更高更遠的方向前進。因此,「學習」讓我們車子發動,「運動」讓我們的油箱與機械效率比別人更高,這兩著缺一不可。只要擁有這樣的觀念,我們運動人可以大聲的對社會每一個人說,我們都要運動,因為它給予的不僅是身體的健康、更是心理以及大腦的成功發展!!期望大家一起為運動與體育貢獻自己的心力~~